"兒時累死大學玩死"難成才 院士呼吁減負

文章來源:本站         發(fā)布時間:2012-03-17 16:00:00

 目前,“小時累死,大學玩死”的現象普遍存在。

  “‘累死’,快樂何在?‘玩死’,何以成才?”在談到我國為何缺乏杰出人才時,李邦河委員用了兩個觀點鮮明的問句。

  這位在數學領域成績斐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表示,“國家對科學家的需求量越來越多,但愿意當科學家的人越來越少。我們的教育體制應該改革了。”

  3月7日,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,李邦河委員提出了自己的“成才觀”——堅決反對“學前教育”“精英教育”的成才模式。他說,“小時累死,大學玩死”現象導致我國的杰出人才越來越少。

  現在“大學以前負擔過重,培養(yǎng)杰出人才必須從‘減負’開始。”李邦河認為,人生如一場馬拉松,不是短跑,在起步階段拼力爭第一,絕非良策。幼兒園減負,在淘氣和玩兒中成長的兒童,才能快樂、勇敢、堅忍不拔地去跑馬拉松;唯有減負,充滿活力和好奇的中小學生,才有時間去讀科普讀物、名著、傳記等,培養(yǎng)仰望星空、俯看大地的想象力,激發(fā)提出和探索自然、社會問題的雄心。這樣的學生一旦進入大學(不管是否名牌),就會以極大的熱情去鉆研向往已久的高深學問,就有可能成為杰出人才。

  李邦河委員自創(chuàng)了一首“成才時間律”:玩于學前,立壯志于十五,識真才于三十,知大師于四十。

  針對社會上“考上好大學就是成才”的觀點,李邦河認為,“這是完全錯誤的,在我招的研究生里,我看不出誰能成為人才;5年后畢業(yè)時,我也沒辦法預測誰能成為人才。”要到30歲以后才能辨別一個人是否是人才。“20歲的人才、30歲的庸才”現象很普遍。“因為人們對20歲不要求有創(chuàng)新、實績。于是,各類考試、競賽的優(yōu)勝者,堪稱才子,而真才要有成就,就科研而論,只有離開了最后的老師——博士導師,會自己提出問題、繼續(xù)創(chuàng)新的方為真才;大師,應該是某一方面公認的國際領軍人物,更需歷時彌久,數學領域的國際獎項——菲爾茨獎,獲獎者大多在35歲以上。”

  在李邦河看來,創(chuàng)新者有兩個特征:會提出問題——“要學得透,就要在學中不斷提出問題。要創(chuàng)新,更得會提出問題”;會自學——創(chuàng)新人才的知識十有八九源于自學(包括主動地請教、聽演講等)。否則,離開老師就會止步。”

  “當前中小學生,海量做題,種種培訓,與以上兩點完全背道而馳。”李邦河指出。

  減負減什么?李邦河認為:減負首先要“把英語請下神壇”。“英文是工具,作文是才華。”——“外交官最需要英語,但他去演講、交流,談笑風生的底子在哪里呢?”這位數學家反問道。

  其次,“要與奧賽斷絕關系”。在這位數學家的眼里,奧數“害人不淺”——不打好數學的基本功,而是靠刁鉆的技巧取得高分。

  要切實減負,還必須著眼于“考什么”。畢竟學生還要跟著高考“指揮棒”走。李邦河建議,變“3+X”為“2+X”——鑒于英語不具備與語文和數學同等的基礎性,應將其在高考中降到與歷史同等重要的地位;禁考大綱以外的題——最基礎的才是最有用的,無論升學還是平時考試,決不讓教學大綱以外的題入卷。